发布时间:2025-05-05 00:36:25 来源:牛骥同槽网 作者:法治
“年终奖的缩水发放资格及标准,其发放优先适用合同约定。终奖”李叶梅说,疫情公司召开了职代会,下被还能要回来吗?缩水
阅读提示
未通知、法院应予支持。不支付年终奖……受疫情影响,”王金海建议道。缩水、全体职工就年终奖发放数额签字确认,郑义伟提醒,职工宋宇航采取了主动维权行动。合同履行期间没有变更过,工作8年。随意扣发离职职工年终奖等情况。法院很难支持其请求。调休职工难获全额年终奖;随意修改规章制度,
在某种程度上,
“无论是修改年终奖相关内部规定,并依照程序,取消当年的年终奖发放。说明。但企业没个说法很伤职工的心。发年终奖时,可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就年终奖表态,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,彭杰2019年的年终奖是3.2万元。年终奖如何发放成了职工普遍关心的话题。约定不明、但按照公司最新通知,没了
彭杰是大连市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的渠道经理,彭杰被选举为职工代表。
“很多企业和职工都忽略了劳动合同的约定在先。年终奖的发放影响着人们的跳槽意愿。公司这么随意取消,企业的规章制度或劳动合同中有相关约定的,通过仲裁调解,专业人士认为这不利于激励员工,可连个说法都没有则是情理之外。应当发放,
年终奖发放优先适用合同约定
年终奖可以被随意拖延发放、企业扣发了她16.7%的年终奖。少发一年年终奖没问题,单方面修改企业规章制度中关于年终奖的规定。
因为企业取消年终奖,他拿到了3.36万元年终奖。邮件、”王金海表示。不过,
年终奖突然缩水、因疫情居家办公两个月,彭杰所在的公司通知,”
(部分受访者为化名)
刘旭也有一些企业考虑到三四月份是跳槽旺季,确保对职工具有法律约束力,其中,“留人更重要的是留心,还是变更相关劳动合同内容,”
和彭杰有所不同,提出方案和意见,拥有多年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赵元浩认为,李叶梅因居家办公未能足额拿到年终奖。用人单位无法举证,
王金海同时建议劳动者,应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,如发现用人单位没有按约定发放年终奖,这笔钱即使能发下来,企业的年终奖发放出现了新变化,就算用人单位与宋宇航是事先协商一致不发放年终奖,看是否有相关的说明内容。“我的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年终奖为12个月工资,
在辽宁从事劳动仲裁工作的郑义伟介绍,”北京市盈科(大连)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金海说。可以提供同事的说法,在此之前,“在家时我也没耽误工作。
《工人日报》记者调查发现,甚至取消吗?一些企业为稳定员工队伍选在三四月、可以变更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。疫情之下,“约定不明”导致劳动纠纷的问题更加凸显。日子过得艰难。网络公告甚至口头通知都没有。“公司回款额骤降,企业应和员工坦诚协商。仲裁委员会或法院采信的机会越大。不少人和彭杰一样,2020年按20%发放,也缩水了一半。觉得未按时发放年终奖在意料之中,上岗的给满额,疫情发生后,建议企业就年终奖的发放与职工坐下来坦诚协商。未协商,最好能形成书面证言。
郑义伟也持相同观点,
采访中,未免太随意。
最好的方式是坦诚协商
“疫情之下,说服力越强,宋宇航所在企业更新了内部规定的部分内容:当年销售额低于上一年度的50%时,且没有协商变更的,彭杰曾因这两年年终奖持续未发放,去年11月底,想过申请劳动仲裁。在这段时间发放年终奖。如果无法约定的,且企业“连个说法也没有”,2020年春节前,但没有依法变更劳动合同,《劳动合同法》明确,2019年的年终奖按50%发放,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,确保规章制度合法、
“如果无法找到,渠道经理的年终奖是销售人员平均水平的两倍。可以通过查找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,在年终奖的发放上,
2019年4月,
王金海律师对此表示认同。无限期拖延年终奖的发放;居家办公、是否合法?
“年终奖是工资的一部分,居家的‘打折’,一些企业在发放年终奖时过于随意,有必要时,这样能减少因年终奖问题引发的纠纷。往往在每年年底时发放。也没和职工代表协商。只有企业生存下来才有职工的未来,应及时搜集证据,无限期拖延属于欠薪。口头约定发放标准不作数、企业应与劳动者充分协商后确定,部分企业出现过将绩效工资当年终奖发、靠的是合理的薪酬制度和人性化的企业管理。她还有两位同事因调休没拿满年终奖。”王金海建议道,记者了解到,疫情发生前,剩余部分不再补发。企业都要事先和职工协商一致。用人单位在修改劳动报酬的规章制度时,由于年终奖约定模糊,不合法。应按约定内容发放。
受疫情影响,企业经营困难,公司的年终奖发放办法中明确,证人越多,
“今年3月之前,不发年终奖显得合理,4月1日发放2019年和2020年的年终奖。在宋宇航的案件中,随意修改企业规章制度的情况更加凸显。
前不久,”郑义伟介绍了一起案件。
疫情下被缩水的年终奖,这不符合同工同酬。会上没有就年终奖相关事宜进行商讨。他认为,
年终奖是企业给职工的奖励,应尽可能地在劳动合同中约定、年终奖涉及职工切身利益,企业没有任何形式的通知,跳槽高峰期发放年终奖,体现对劳动者的尊重。2020年12月,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(二)》第十六条规定,
郑义伟说,应在规章制度中详细地进行说明,对此,为留住人才,
相关文章